点击关注“西大新传媒”
赵洋君 | 作者
源于网络 | 图片
王钰淇 | 编辑
3月30日,汉中市政府网上市长信箱一封举报信将《绝地求生》(又名“吃鸡”游戏)推上风口浪尖。举报信称,自己大二的孩子沉迷于“吃鸡”游戏。文中还称此游戏未取得中国本地游戏网文游许可经营证,游戏危害大,请求政府予以取缔。
当下,各类网络游戏层出不穷。“王者荣耀”、“守望先锋”等游戏风靡网络,覆盖面极广。学生沉溺于此,家长、老师习惯单方面“讨伐”这些游戏。但家长和老师们不妨反思,孩子沉溺网游,自己是否存在过失?
对现实生活中情感的渴望,以及欠缺引导教育,才是孩子们沉迷游戏的根源所在。
人们喜欢,甚至沉迷网游,是因为他们可以从虚拟游戏中找寻到自己现实生活中缺失的某些东西,也可以从游戏中寻找安慰和快感。孩子遭逢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如果不能通过正面途径纾解,极容易投向网络游戏的怀抱。游戏成为他们单一发泄情绪、逃避现实的平台,各种问题随之而来。
现实中,一些家长常因为工作繁忙、感情不和而对子女的成长困惑漠不关心。更有甚者不顾孩子沉重的学习负担,强制要求孩子上补习班做到极致。
孩子们不愿面对现实生活里的种种问题,便容易到游戏世界里找寻安慰。在游戏的世界里,他们没有成堆的作业,没有冷漠的家庭。孩子沉溺网游,家长与教师往往也助了“一臂之力”。
近年来,网络游戏对于未成年人的游戏限制政策并不在少数。2017年7月4日,风靡网络的游戏《王者荣耀》率先推出最严防沉迷系统措施,限制未成年人每天登录时长,超出时间的玩家将被游戏强制下线。
尽管如此,这样的限时政策还是没能根治青少年沉迷游戏的现象。若是孩子没有自制意识,家长一味指责游戏,那限时政策的初衷也不过是摆设罢了。
游戏本身并无过失,错在玩家过度沉溺。孩子沉迷游戏,只从游戏本身找原因有失偏颇。家长、教师对孩子加以引导教育,提高孩子的自制力,主动纾解他们心中的烦恼,才能减少 “网瘾少年”的出现。
~~~~~~~~~~~~~~~~~~~~~~~~~~
如果你有故事想交流、想分享,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
加入“《新传媒》读者交流群”
图文编辑:沈玥
审核:张汇玲 黄新婷
指导老师:丁骋
点击关键词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家庭暴力(一)| 家庭暴力(二)| 家庭关系
七夕 | 代课 | 西菜市 | 消失的ofo | 维权 | 蚂蚁森林
老街坊 | 空巢青年 | 狗洞乱象 | 驾校代理 | 街头音乐人
劳动课 | HIV尿检 | 盲人按摩师 | 论文代写 | 旧衣 | 高考
蹭胸 | 城中村 | 拖延症 | 二专 | 新闻实习生 | 理想书店
Copyright © 上海网络音乐联盟@2017